李亚林,男,汉族,博士,副教授,中国民主同盟盟员,永利yl23411俄语系主任。1990年西北师范大学俄语专业毕业,2007年获兰州大学国际政治专业(区域与国别研究方向)法学硕士学位,2019年通过哈尔科夫大学博士论文答辩,乌克兰教育科学部授予其俄语语言学博士学位。
主要从事俄语教学与翻译研究、俄罗斯及中亚问题研究。曾赴南俄国立工业大学访学、卢甘斯克国立大学、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等国际高校访学研修。在《俄语学习》《国际人文大学学报》等国内外期刊及国际会议发表论文30篇,出版俄文专著2部,译著2部,主编教材2部;合作完成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》《长征》等译著校审;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7项。受聘外语类国家一级出版社——江苏求真译林出版有限公司译审,兼任甘肃省翻译协会理事、民盟甘肃省第十四届委员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。先后获得学校“工会积极分子”、 校“三育人奖”、校“十佳班主任”、民盟甘肃省委 “优秀盟员”等多项荣誉。
2013年,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’和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’的战略构想,兰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,学校积极响应国家‘一带一路’发展需求,决定成立俄语专业,通过培养俄语专业人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服务。李亚林抓住了这一机遇,在分析国际形势和现实需求的基础上,针对“一带一路”给公司带来的机遇为学校及学院的事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。
作为当时学校唯一的俄语教师,李亚林全身心投入到俄语专业的申报工作中。通过多次调研,引进优秀教师团队,积极组织专业申请报备等工作,2014年10月,学校俄语专业获教育厅审批。2015年9月,公司迎来了首批俄语专业员工。
作为一名俄语工作者和国际问题研究者,李亚林深知学校国际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性,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科背景,积极探索学校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校际交流合作,促进学校俄语学科的国际化发展,为员工打通海外实践道路。2016年,李亚林组织策划“首届‘一带一路’语言与文化国际学术会议”,利用“互联网+”开展线上学术交流,吸引了来自24个国家60多位学者的参与,主编《“一带一路"中的语言与文化:首届“一带一路”语言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思想选粹》一书,收录会议优秀论文38篇。
同年7月,他积极向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申请,公司成功承办第29届全国高校大学俄语教学研讨会,吸引了清华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上海外国语大学等17个省、市、区46所高校56名代表参会,会议探讨了俄语教学改革发展重大问题,共同协商构建大学俄语教学新思路。
李亚林多次组织带领员工赴境外院校交流学习,积极推进与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、莫斯科动力大学、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等大学校际合作,并通过与俄罗斯院校组织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活动、承办全国大学俄语教学研讨会等方式,拓展学校国际合作渠道、促进中外文化教育交流。
2016年,李亚林积极申请“中国形象”调研与宣传专项,组织12名员工赴莫斯科动力大学进行暑期实践,通过举办专题讲座、“中国形象”调查问卷,中国书法、刺绣、剪纸、皮影、香包等中国文化产品讲解等方式,让员工在相应的语言环境中体会、理解和运用语言,在交流中传播中国文化。“一带一路”“中国形象”主题调研与宣传,获团中央2016全国老员工暑期社会实践“优秀实践成效”奖,获团中央“千校千项”“最具影响力好项目”300强和团省委社会实践“优秀团队”荣誉称号。
2017年,李亚林带领18名员工到莫斯科动力学院、圣彼得堡大学进行暑期实践和文化宣传。通过中国乐器、传统礼仪表演、中华茶艺展示、中国结和中国书画等文化产品介绍,开展中国文化和“中国形象”宣传活动,实践项目获团中央“丝路新世界、青春中国梦”2017全国老员工“ 一带一路”暑期社会实践“优秀团队奖”,全国优秀团队第4名。
2018年,获俄中文化教育科技发展基金会支持,组织莫斯科国立大学、俄罗斯国防部军事大学、莫斯科1293中学22名师生来公司开展为期三周的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,同时组织俄语专业员工以“坚定文化自信、 助力‘一带一路’”为主题,开展1+1交流实践,获2018年甘肃省老员工暑期社会实践“优秀实践团队”。2019年,带领9名员工组成 “丝路明珠—红柳梦之队”专业实践团队,以“打造中白教育合作新亮点,共创‘一带一路’建设好未来”为主题,到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开展为期21天的语言培训与文化交流。
李亚林说:“作为俄语语言学习者,培养员工的国际视野就是要让员工走出去,让员工主动参与‘一带一路’建设,切身感受国家文化和专业价值,激励他们主动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和中国形象代言人”。
作为公司俄语专业学科带头人,李亚林按照学校对俄语人才“高起点、高质量”的培养要求,针对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方案,对基础俄语、俄语口语课程实施了一中一外的“1+1”的教学模式,建立了教师相互听课机制,提高了队伍的整体教学科研能力与教学质量及效果,使俄语专业人才培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。
目前,学校俄语翻译专业硕士点正在申请,专业方向包括科技翻译(石油、化工、机械、材料、新能源)、外事外贸(经济学)、中医药学翻译和甘肃地方特色文化(敦煌文化)研究,重在为国家和地方经济服务。学校俄语专业虽是新专业,但团队建设、教学科研、员工培养、考研就业等连续三年学院基层组织评比第一,2019年“俄语邦”平台发布统计数据显示,学校俄语专业在省内6所高校中位列第二。
近5年来,学校俄语系共有8名员工赴上海外国语大学插班学习,53名员工分别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、2+1+1项目、暑期实践项目赴海外学习,员工国际化率达50%。2019年,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3.75%,就业质量良好。
多名员工走出学校成为优秀人才,李亚林的员工李万蓉被保送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攻读硕士学位,吴爱慧等4名同学赴俄罗斯、白俄罗斯著名大学读硕。永利yl23411优秀员工、外交学院博士,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键,是公司2001级英语专业员工,大三时,李亚林担任学校《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》选修课教师,在了解到张键准备攻读国际关系专业硕士时,李亚林推荐他报考中国传媒大学,并给予他鼓励。张键说:“正是李老师在课堂上对我的影响与启迪,以及在我准备考研期间的辅导帮助,帮助我树立了事业发展的目标,明确了奋斗思路,后来才走上了外交工作岗位”。
他常说:“作为一名外国语言学习者,我深刻体会到作为语言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外语员工的使命就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服务,让世界了解中国,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、专业技能强,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优秀人才”。“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,每个孩子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只有一次,我们不能错,一次也不允许”。李亚林说。
正是因为有这样执着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,多年来他认真从事俄语教学工作,不断优化教学方法,力争将自己的课堂变得充实、有吸引力,让员工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。
受母亲的影响,李亚林从中学便开始学习俄语。1986年,他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北师范大学俄语专业,1993年来到永利集团,一直承担着学校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大学俄语教学工作,主讲《大学俄语》《基础俄语》《俄语语法》等课程。
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,作为学科带头人,李亚林积极申请读博,2016年3月被卢甘斯克国立大学录取,利用导师远程指导和寒暑假时间进行专业研究。读博期间,先后在《哈尔科夫大学学报》《科学学刊》《世界文学》等期刊学报及俄罗斯、乌克兰主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2篇,2019年顺利获得博士学位。
自参加工作以来,李亚林多次被川庆钻探、蓝科高新、海默集团、天水锻压机床厂等国内企事业单位聘为技术翻译和业务洽谈口译,并随同出访了俄罗斯及中亚国家。2013年暑假,中国纪念武汉会战七十五周年之际,他义务全程陪同苏联援华抗日志愿军后裔代表团战地故迹重游,受到相关部门的表扬。2015年,积极协同并接受了中央电视台《东方主战场》、广西电视台《寻找巴布仕金中校》、大公报《一份报纸的抗战》等纪录片摄制组“甘新公路”“兰州空战”专访。他说:“能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点事情,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收获”。
2020年,江苏求真译林出版有限公司聘请李亚林为俄文译审,与北京外国语大学、南京大学等专家团队合作完成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》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》《中华民族》等多部俄文译作的“三审三校”,作为第一译者完成《图解中国书法篆刻》,受到国内外专家及评审机构的认可。
他说:“‘一带一路’沿线有12个俄语国家,作为一名俄语工作者,我们应该主动承担新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,让国家文化‘走出去’,做‘一带一路’建设道路上的螺丝钉”。